文蛤養殖

出處:水產試驗所何雲達撰


一、前言
文蛤在產地俗稱粉蟯、蟯仔,市面上通稱蚶仔、蛤蜊,肉味鮮美清甜,一般作湯,浸漬調味料,或炒或烤,為海鮮店不可或缺之材料,零售價格不高,家庭主婦亦視之為一般菜餚羹湯原料,甚為普遍之海產品,淡水中無法養殖。文蛤之殼形略呈三角形,腹緣鈍圓,殼皮呈黃褐色為主,其色彩及斑紋因成長階段及個體間變化很大。台灣野生文蛤有五種(Meretrix meretrix, M. lusoria, M. lamarckii, M.petechialis, M. lyrata),各種間在外觀上有時很難區分。台灣養殖用文蛤據傳1934年左右從日本引進,在西岸各河口附近半鹹淡水區,逐年相繼放養。從1970年開始,魚塭養殖文蛤逐漸普遍。

二、生態習性
()廣鹽、廣溫性,可正常成長之鹽度從10-45ppt,仍具有活動力之溫度從3-39
()潛入沙土中,以濾食攝餌;因沙土鬆硬度不同,潛沙深度有異,愈鬆軟愈深,除非受干擾向下潛逃,正常深度需可將進排水管伸長露出土表,方能以進排水方式,由鰓部過濾懸浮物質,攝取食物。
()雌雄異體,極少數雌雄同體,精、卵排出體外受精,孵化後為浮游幼苗,在水體中游動過濾攝取食物,再變態沈底為爬行之稚貝。
()在水中利用水中溶氧,離水面亦可微開雙殼利用空氣中之氧氣,在緊急狀況可閉殼長時間彆氣。
()在硬底無法向下潛藏棲息時,長時期平躺亦可適應而正常成長,但環境稍有變化,適應能力受影響。
()可攝取利用之食物種類繁多,有懸浮性顆粒,水溶性物質,或在底部分解中之有機質可再懸浮者。
()由高溫降至低溫及由高鹽度降至低鹽度較易適應,溫度、鹽度由低升高太快,或反覆變化常造成虛弱而死亡。
()在成長階段一定體型大小之下,有局部遷移現象,其移動能力與個體大小有關,亦因族群不同而有差異。

三、養殖發展
淺海養殖文蛤鼎盛時期,北從淡水河口起,南至台南,以彰化、雲林、嘉義三縣沿海產量最多,養殖面積不斷擴張,以致天然種苗供不應求。1970年以前,在淡水河口附近以鐵耙捕撈每公斤 800粒之種苗,數量較有限。1971年開始使用尼龍網撈捕 0.51.0 mm沙粒般大小稚貝,在魚塭蓄養至較大規格,養成用種苗數量顯著增加,魚塭養殖面積亦逐漸增加。其間養成收穫用引擎幫浦應用於採捕天然種苗,更增加了種苗供應量,1976年養殖面積達最高峰,後因工業污水污染及捕撈過度而天然種苗枯竭,養殖面積漸減。至1983年人工大量繁殖育苗成功,又逐漸恢復原來養殖面積,且逐年增加中,1985年養殖面積達最巔峰,約6800公頃。魚塭養殖密度從早期之每公頃60萬粒,隨苗供應量及管理技術之成熟而逐年提高,甚有高至每公頃 180萬粒而養殖成功之實例。但仍以每公頃 100萬粒較為普遍。近年來,淺海養殖文蛤因養殖環境惡化,生產量極不穩定,但魚塭養殖文蛤之季節性或偶發性大量斃死現象,至今仍無法避免,其原因錯綜複雜,防不勝防,不少業者也已習以為常。

四、養殖池及其設施
()養殖池
1.最簡陋者為土堤池壁,池水不深,養殖密度有限,甚至沒電源,不適合較高密度之混養。
2.以竹片、三合板、遮陽網、塑膠布、磚塊保持堤土之流失,池水可控制較深,養殖條件較佳,但池堤不夠堅固。
3.砌石護坡、混凝土護坡,除養殖文蛤外,增加水深可間養蝦類、魚類,投資成本較高但養殖池可高度利用。
()抽水馬達
在養殖期間緊急狀況下持續注排水用。漲潮注水不便地區,靠抽注海水、淡水,深水井亦靠抽水機抽取。因使用狀況不同,分立軸式、沈水式、離水式幫浦。
()水門
有簡易式,全靠人力拉起,插入者,注排水量較小,因柵板太大操作不便。目前較普遍使用者為轉盤螺旋軸升降式,雖升降費時,但節省人力,注排水量較大。另有電動水門之設計,造價及故障率高,使用者不多。
()水車及其他增氧器
在單養或低密度混養池,一般備而未經常使用,較高密度混養池也使用各種型式之增氧器,或傳統式水車。
()膠筏與船外機及採收時用的籃具、網具、工寮等,為便於養殖管理,亦不可或缺。

五、養殖方式與形態
()放苗大小
一般養成苗之大小在每公斤 850粒左右,若池塘含沙率較高,可放更小之苗養至成貝採收,小至每公斤2000粒者,購苗成本較低,可採較高密度之放養。若季節不合,且較大之苗便宜,也有放養每公斤 300-400粒者,但有放養後適應力較差之慮,否則養殖期縮短,三至五個月可收成。
()放苗季節
大部份集中於冬末夏初,因放養文蛤苗後,緊接著混養虱目魚,可控制底藻,混養草蝦在秋末前可收成。在夏季高水溫時期放苗,適應力較差,其他季節放苗則需考慮底藻之控制問題,因放苗初期一般保持較高之透明度,底藻容易生長,草食魚在低水溫狀況下,攝食量較小,除藻劑控制成本較高,亦可能影響文蛤之正常成長。
()混養種類
即使純單養文蛤,亦必放養虱目魚或其他草食性魚類,以控制底藻生長,若不投餵魚類用飼料,每公頃虱目魚300-500尾,臭都魚苗1000-2000尾,黑星銀500-1000尾。其他混養魚類有烏魚、鱸魚、黑鯛等,其數量因人而異,但黑鯛在較小體型時,攝食池中之螺類,成長後池中成長較慢之文蛤粒徑較小者,亦將被黑鯛食用,一年魚以後,大文蛤亦將被咬破。鱸魚可控制吳郭魚與五鬚蝦在池中之自然繁殖力。烏魚分稚烏與取烏魚子之種烏放養。混養蝦類以草蝦與砂蝦為主,斑節蝦及紅尾蝦亦為混養之列。蝦類與文蛤之混養比例,則視個人管理經驗與池塘設施完善程度而定,其收成利潤與投資成本有一定的相關性。

六、放苗前之準備工作:
()整池
1.新闢或重新填沙池塘,僅以推土機整平池底,施撒茶粕,每公頃 500-1500 公斤左右,作為底肥,注海水讓茶粕發酵,茶粕精自然揮發,排換水後經兩三個星期即可放苗,未排換水,一個月以上較安全。若池中有較大型之雜物,放苗前以文蛤採收機撈除。
2.
收穫後之池塘,先將池水排乾,再以挖土機在池塘四週圍挖深溝,用抽水機抽去滲入溝內之水,池底可曬乾至龜裂,而充份氧化至少一個月後,再整平;視池底有機質含量決定是否以耕耘機翻土打鬆,若不需翻土,則施撒茶粕後,放養前以採收機翻鬆底土以利文蛤苗潛沙。
3.養殖三年以上,池底有機質可能厚達數十公分,則以挖土機大翻土 1公尺以上,可將深處沙質翻出表面,再以推土機整坪,若深處並非沙質,則需重新填沙,成本較高,但可確保文蛤高活存率快速成長。
(
)透過各種管道,打聽品質較佳之文蛤苗,如成長較快者,先予訂購。若預定混養魚、蝦,先以生石灰消毒池底,再以速滅松毒殺甲殼類。調整池水鹽度,使低於原蛤苗池鹽度
,若氣溫不高,儘量降低水位在30公分以內,便於觀察種苗適應狀況。帶回訂購之少量文蛤苗,先行放養,測試其適應狀況。插竹片,作等區域之標幟,便於等量平均撒佈文蛤苗。備妥磅秤、撒苗盆、浮盆用內胎、膠筏等。

七、放苗及放養後觀察適應狀況與處理
()設定放養密度,概估每一標幟區之撒苗量。在同一池大小不同規格之苗,區隔撒佈。夏季高水溫期放苗,以隨抓隨撒苗為宜,可避免高溫曝曬。
()撒苗次日觀察潛沙狀況,不潛沙原因與處理有:
1.苗之健康狀況有問題,在死亡後補放不足部份。
2.底土太硬,則以採收機沖鬆。
3.水質不適應,需排水、注海水與淡水調整鹽度、pH值。
4.體型較大者,部份倒立,則以鏈條或網具拖曳撫平。
()撒苗三日後,池水若未變清澈,則需降低水位,注清澈海水與淡水。一、二個禮拜後,攝食恢復正常,逐漸調深水位。三個禮拜以後,酌量投撒飼料。

八、各養殖形態之管理要領
()養殖池及設施較簡陋者,以單養文蛤為主,混養虱目魚僅為了控制底藻,不需每天投餵飼料,視池水透明度,不定期投撒飼料維持水色,偶而注排水維持鹽度,較節省管理人力。
()雖以單養文蛤為主,而混養虱目魚每公頃 500尾以上,則每天或至少隔天投餵虱目魚,否則因虱目魚索餌,攪動池底土,導致池水懸浮顆粒濃度太高,影響文蛤攝食行為。
()混養蝦類,無論數量多少,每天必定投餵飼料,若蝦類能維持較高之活存率,池水營養鹽必日漸增高,為維持適當之透明度,注排水次數較高,否則在低透明度下,文蛤成長較不穩定,更需冒斃死之風險。
()養殖池及其附屬設施較完善者,可較高密度單養文蛤,甚有高至每公 200萬粒以上者,為維持池水適當之透明度,必須每天投撒飼料,並適時適量排換水。
()養殖設施完善之魚塭,更有業者採較高密度之混養,即每公頃文蛤 200萬粒,草蝦20萬尾,虱目魚1000尾,每天為魚蝦而投餌,池水仍然可維持適當之透明度,但禁不起天候之激烈變化,所導致池水之不穩定,必須備有緊急排注水抽水機。
()魚蝦收成後,或進入冬季,雖不再每天投餵飼料,但常因透明度太高,文蛤有食物不足之慮,仍需適時適量撒文蛤配合飼料,或其他飼料,甚或飼料原料。

九、養殖期間意外狀況之緊急處理
()文蛤爬出底土表面,即為不適應之徵兆
1.開動水車打水增加溶氧,觀察效果。
2.水溫在32以下時,排水儘量降低水位,或邊排水邊注淡水。
3.情況嚴重時,可利用夜間排乾池水,再以淡水清洗後補充海水,維持鹽度在10ppt上下。
4.施撒沸石粉可增加溶氧,使用石灰、茶粕浸出液可調高pH值,或其他商品化之水質、底質改良產品亦可試用。
()當整池文蛤已大部份爬出底土表面,且有局部開殼死亡發臭,水中之硫化氫濃度必定急速升高,稍遲疑即喪失搶救之機會。惟一辦法為儘速抽排池水,以淡水清洗池底,在夜間以動力抽乾,繼續清洗。若原本文蛤並非十分虛弱,尚可救活部份,否則只得任其死亡了。

十、季節性死亡之防範
農曆三、六、九月份之歷史性大量死亡季節,從淺海養殖蔓延至魚塭養殖文蛤,死亡原因複雜,必竟仍有幸免於難者。能避開該死亡季之管理者並非僥幸,而是能提早防範。
()農曆三月份春雨期間,河床廢水污染淺海海水,在回溫期文蛤生殖巢成熟,環境變化即排精排卵,虛弱狀況下,遇鹽度驟變與少許污染物必死,而死亡必蔓延,一發不可收拾,魚塭養殖文蛤未注入污染水,即可逃過一劫。而當魚塭水質同時惡化,則得靠淡水稀釋,若文蛤活力正常,可注入少量高鹽度可能遭受污染之水以維持池水鹽度。
()農曆六月份,進入高溫期,若梅雨不足,可能也是乾旱期,淺海文蛤也因高溫高鹽度而死,魚塭文蛤若排換水不便者亦有此現象,尤其是渡過冬季,體型較大即將可收成之文蛤,因混養魚蝦,非投飼料不可,一旦浮游生物相發生變化,除非排注水迅速,否則難保文蛤不出問題。因此在高溫期,即將可收成之文蛤池,需放棄較高密度之混養魚蝦。
()農曆九月份,為季節交替時期,日夜溫差變化顯著較大,對活力差之文蛤較不適應,若當池水透明度低而排換水仍無效時,則需進入緊急處理狀況,以抽水機儘可能抽乾池水,注淡水洗池,再補充海水調回鹽度,觀察狀況,否則需重覆處理,即所謂的搶救文蛤。

十一、生產成本與利潤
()固定成本
指養殖所需之設施設備,非消耗性材料,有養殖池、工寮、淡水井、水門、抽水機、水車、船外機、配電控制箱、膠筏、網具等。
()變動成本
1.每季養殖之必須支出有文蛤苗費、魚蝦苗費、飼料、藥品費、整池費、人工、電力費、或其他雜支。
2.間接成本為設施設備之損耗,有折舊費、修理維護費、更新購置費、利息、租金等。
()各項變動成本及其百分比()之比較 (每養殖季每公頃計算)

\調查年份
項目\         │ 民國76年       民國82
─────── ┼────────────────
飼料費         │ 118,260(32.4)   78,470(29.3)
蛤苗費         │ 60,230(16.5)     73,910(27.6)
魚蝦苗費     │ 72,640(19.9)     20,090( 7.5)
人工費         │ 18,250( 5.0)      41,240(15.4)
電力費         │ 17,520( 4.8)     22,500( 8.4)
整池費         │                     16,600( 6.2)
其他雜支     │ 78,100(21.4)     14,990( 5.6)

(
)養殖利潤比較(每養殖季每公頃計算)

\調查年份   │
項目\               │ 民國76民國82
───────    ┼───────────────
總變動成本   │ 365,000 267,800
                        │
總收成金額    │ 636,000 660,000
                        │
利潤                │ 271,000 392,200
                        │
投入產出係數│ 1.74         2.46

十二、養殖之趨勢與展望
()養殖專業化
以長遠觀點看,由於本島土地及淡水資源有限而以稀為貴,為作全盤充份利用,政府趨向於養殖專業區之規劃,相對的養殖業者亦需專業化,需有相當之專業教育水準。以個
人管理之小面積養殖,因成本愈來愈高而無利可圖,勢將轉變為其他對象之休閒式精緻養殖,或走向合作經營方式,組織公司且有關係產業之資金支持。

()養殖用水循環使用
在短時期內,政府為解決水產養殖超抽地下水問題,積極鼓勵、獎勵用水循環使用。由於文蛤之呼吸攝食行為具有濾除水中顆粒之生物特性,可除去水中懸浮粒子淨化水質,
因此文蛤池水可抽入養魚、蝦池中,稀釋魚蝦池水中懸浮物質濃度。而魚蝦池水中所懸浮之微細藻類、殘餌碎屑、排泄之有機質等均為文蛤之食物。如此相互利用,相得益彰。

()混養與單養間尋求平衡點
文蛤養殖,並無純粹單養,為防治底藻生長,非放養適量之魚類不可,但以土地利用效益而言,若混養之種類選擇得當,在提高混養量而不干擾底部文蛤正常成長條件下。較
高放養密度之混養亦可互蒙其利,而水質處理亦可與文蛤單養池間相互循環利用。

()提高單位生產量
任何產業為追求最高利潤,其不二法門即提高單位生產量,文蛤養殖亦不例外,在良
好的養殖環境下,除可縮短養殖期外,更可提高養殖密度。精算養殖設施設備之投資成本
效益,以目前之科技水準,如何營造良好之養殖環境並非難事。

()提高生產品質
目前文蛤之分級以外殼大小為標準,在採收現場以外殼厚度為分級標準,分三或四級,而在小包裝處理場,對較大規格之文蛤,有以長度為分級標準者。而對殼內肉質部之含
量,尚未有可快速量測之方法,僅能抽樣開殼目測。日後若殼內之肥滿度自動快速量測系統開發成功,將多一道品管標準。另消費者對食品品質之要求有較強烈之意識時,生產者
在較高品質有較好價格之誘因下,養殖環境條件之設計,即將斟酌重質利潤高或重量利潤高。

()養殖管理收成機械化、自動化
當政府之政策趨向於養殖專業化、精緻化後,勢必輔導業者走上養殖管理,收成之機械化,上市前處理流程之自動化。目前之各項產業均朝此方向發展,水產養殖亦不例外,
文蛤養殖專業化過程中,即可應用研發中之水質監測、監控系統,養殖池水之排換、水中溶氧量之補充均可自動控制。根據各項水質數據之輸入,可估算出各不同飼料之安全使用
量,及投撒飼料之時限時效等。至於文蛤之收穫、分級及上市前處理系統,目前仍持續測試改良,正進行研究發展實用系統中。

arrow
arrow

    aquacultur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