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肌)肉魚
紅肉魚類肌肉中的脂質較白肉魚類含量高,其脂肪酸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它們的主要代表物是EPA and DHA。DHA是一種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在大腦以及視網膜的脂肪酸組成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從總體上看海水魚中的DHA含量多於淡水魚,深海魚中的DHA通常要比沿岸的近海的魚類多。營養學家根據現有的研究分析結果,推出了一個選購DHA含量豐富的魚類次序參考表,海水魚—根據DHA含量在魚肉中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如下:金槍魚(也就是俗稱的鮪魚)、鰹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海鰻、虹鱒、鮭魚、竹莢魚、脂眼鯡魚、帶魚、鯔魚、旗魚、金眼鯛。其中金槍魚(鮪魚)、鰹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等100克魚肉中的DHA含量在1克以上,可謂名符其實的“DHA魚”。
目前分類:魚類生理學 (4)
- Jun 06 Sat 2015 16:07
紅肉魚與白肉魚
- Apr 25 Sat 2015 19:44
魚類的性別決定、性別分化與性轉變
魚類的性別決定
性別決定是指決定未分化之生殖腺向精巢發育或是向卵巢發育的過程。在脊椎動物中,魚類是性別決定方式最為多樣的一個類群,與高等脊椎動物一樣,魚類性別決定的基礎仍然是遺傳基因,但不同的是在許多魚類,決定性別的基因並不明顯地集中於性染色體上,也就是說體染色體上的更多基因亦會參與到性別決定。另外,在魚苗發育早期,某些外部環境因素能影響魚類的性別決定。
遺傳基因和環境因子是決定魚類性別的兩大因素,遺傳基因,包括性染色體、染色體倍數及性別決定基因,環境因子,則有溫度、鹽度、pH 值…等。依照影響性別決定的因素將其機制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基因型性別決定(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 GSD)及環境型性別決定(Environmentalsex determination, ESD)
- Jul 01 Tue 2014 11:49
魚類性別轉變的奧妙
- Mar 12 Wed 2014 23:39
耳石簡介
耳石簡介
魚的頭骨
耳石是魚類成長過程中所形成的碳酸鈣結晶,魚類死後,不會立刻分解,因此在古生物學上是做為辨識魚種的重要線索,也是在分析魚類捕食者的食性之重要證據。諾夫(Nolf, 1993)指出耳石的形狀與魚類的外形有密切的關係,因此耳石在系統分類學上極具研究價值。
魚類的內耳有三對耳石分別為矢狀石(sagitta)、扁平石(lapillus)及星狀石(astericus)。大部份硬骨魚的三對耳石中,最大的矢狀石,扁平石和星狀石通常很小。但在鯉形目及鯰形目魚類的扁平石是最大的耳石,鯰形目海鯰科的扁平石較大,但矢狀石的形態變化最多,也較複雜,因此來做為分類的依據。
魚的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