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飼料與餌料生物學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餌料生物為水產種苗生產中不可或缺之一環,能否充份提供穩定、大小適中、營養價值高之餌料生物將左右種苗生產成敗之主要關鍵。
 
建議參考資料:微青海洋(一)餌料生物學

http://vekin.pixnet.net/blog/post/27985886


aquacultur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營養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ANF)是植物代謝產生的一些物質,它能破壞或阻礙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並對動物健康和生長性能產生不良影響。

抗營養因子- 簡介

所謂抗營養因子是指一系列具有干擾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生物因子 。 抗營養因子存在與所有的植物性食物中,也就是說,所有的植物都含有抗營養因子,這是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自我保護物質,起到平衡植物中營養物質的作用。 抗營養因子有很多,已知道抗營養因子主要有蛋白酶抑製劑、植酸、 凝集素 、 芥酸 、棉酚、 單寧酸 、 硫苷等。 一些抗營養因子對人體健康具有特殊的作用,如大豆異黃酮、大豆皂苷等,這些物質在食用過多的情況下,會對人體的營養素吸收產生影響,甚至會造成中毒。

抗營養因子- 概念

文章標籤

aquacultur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魚粉品質的判斷與鑑定

A.   儲存期間品質之變化
高蛋白高脂肪之原料易受環境影響而減低其價值,魚粉即為典型例子,魚粉儲存期間造成品質下降之現象有如下數種:


文章標籤

aquacultur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牡蠣受精卵製備與應用概論

製作方式:

  1. 一般公:母比例是1:10,公母分辨可以注意擠出的生殖線有無顆粒,偏黃色有顆粒是母的。
  2. 將卵巢與精巢取出,放在海水中捏碎搓一搓,或是用小刀劃破卵巢與精巢,放入海水中輕輕攪拌一下(比較龜毛的會用鵝毛攪拌),然後靜置一會約10-15鐘。
  3. 吸取沈在下面的受精卵或倒掉上層海水,再用乾淨海水清洗幾次,可以避免重複受精變成死卵。受精卵約50-60μm,可以過200-300目網布濾掉一些雜質。
  4. 加入乾淨海水微打氣,7-8小時後會孵化成擔輪子幼蟲,即可使用400目網布收集餵食。

牡蠣屬於軟體動物雙枚貝類,亦是水產養殖中產量最大的貝類。台灣西部沿岸之淺海灘地有相當廣闊的面積適合其棲息,鹽度在25 ppt 左右最適合其生存。牡蠣的分布甚廣,除極區外,世界各海域均有牡蠣生息。目前台灣牡蠣養殖主要分佈於高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種類以真牡蠣為主,又名巨牡蠣(Crassostrea gigas);另外俗稱之「石蚵」者為星牡蠣(Saxostrea spp.),多附著於岩石上,產量不多。牡蠣養殖歷史悠久,在台灣養殖的方式有插竹式、棚架平掛式、棚架垂吊式、浮筒延繩式與浮筏垂吊式等幾種。一般養殖業者多以天然採苗方式,利用牡蠣殼作為採苗器,將牡蠣殼中間打孔,用塑膠繩將串連成串,垂掛於採苗區距海底約1 公尺處;經過約2 週的附苗,可見約0.2 公分、形狀呈褐色的牡蠣苗,附著完成後,再其分開成蚵串養殖。採苗區通常在遠離河口鹽度適中、風浪小、漲潮水位在2 公尺的潮間帶、地形平坦潮流暢通的沙灘地形最為理想。苗又分為春苗、秋苗,十月至隔年二月採苗稱春苗,七、八月間採苗者稱為秋苗牡蠣亦可進行人工繁殖,取生殖腺飽滿之牡蠣,分開雄雌。一般性成熟的牡蠣,撥開外殼後,其生殖腺幾佔三分之二的身體重量。牡蠣無法從其外部的貝殼辨別出性徵來定雄雌,需對其生殖腺鏡檢;取部分精巢或卵巢,在顯微鏡下觀察,卵呈梨形,精子則為極微細顆粒狀;有經驗者可在擠取生殖腺時判斷之,雌牡蠣之卵巢顆粒較大,有顆粒懸浮狀,而雄牡蠣則較為澄清,若稀釋之牛奶。進行人工受精時,僅需少許雄牡蠣就足夠。牡蠣卵受精後,需經過洗卵的過程,避免多重受精產生畸形胚胎。卵受精後會放出第一極體,幾分鐘後放出第二極體受精後四小時進入擔輪子期,當發育至原腸出現時,形成有多數纖毛的游泳器官稱為被面子16小時以後進入D形幼苗期,此時長出透明軟殼以纖毛游泳,並濾食水中的浮游藻,添加飼育藻水以等鞭金藻、梭針藻、周氏扁藻及角毛藻等作為餌料生物。經過一週左右進入頂殼期,殼開始兩側不對稱,較大為下殼,較小為上殼。之後進入眼點期,幼苗長出對光線有反應的單眼點再經25天形成偽足,此時距受精時間約三週左右,幼苗以偽足在固著表面上爬行至適當地點,便分泌足絲固定,此階段亦為進行附苗的時期,牡蠣苗若在2 日內未能附著則死亡。附著後進入變態期,偽足、眼點消失,開始以鰓作為呼吸器官,進行固著、濾食生活

方法:

  1. 選取大型種貝,以螺絲起子撬開殼後,取少許生殖腺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將雌雄牡蠣分開,分別收集精、卵。
  2. 雄牡蠣僅需數枚即可,將雌牡蠣卵集中後,加入雄牡蠣精巢受精後約10 分鐘,開始進行洗卵。
  3. 洗卵過程以添加乾淨海水,倒去上層液,洗去未受精的精子,重複二至三次,便獲得牡蠣受精卵。
  4. 將受精卵置於溫度25 度的定溫水槽中,打氣培養,每隔固定時間,取樣在顯微鏡下觀察,記錄胚胎發育過程。

 

文章標籤

aquacultur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橈足類培養與利用

1. 食性與餌料

1)食性:

橈足類可分為濾食性捕食性混食性三種。

濾食性的橈足類種類很多,人工培養的橈足類多屬濾食性的,如紡錘水蚤(Acartia)、偽鏢水蚤(Pseudodiaptomus )、長腹劍水蚤(Oithona 等屬的大多數種均屬此類。其主要餌料為微型和小型浮游生物。

文章標籤

aquacultur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產育成飼料之種類

        目前台灣常用之水產飼料有:()生鮮餌;()粉狀飼料;()濕式粒狀飼料;()沈水性粒狀飼料;()浮性粒狀飼料。各有其優缺點(2.),以下分別介紹各種飼料之特性:

()生鮮餌

        季節性的下雜魚經絞碎後的產物。本省在早期的鰻魚養殖及目前一些高價海水魚的飼養均以此法餵食,優點為價格低、誘餌性強、易被養殖對象接受。缺點為:1.因季節變化供應不穩定,且營養成分 (如脂質) 變化大;2.生鮮魚需冷凍設備保存,且解凍麻煩,不慎會造成細菌繁生,容易腐敗而形成養殖對象的病變甚至死亡;3.維生素B CE及葉酸不足,因此日本在以生鮮餌餵食鰤魚時均添加維生素混合物來補充營養的不足;4.準備費時、費力且易造成水質惡化,影響養殖物的健康,此曾在日本夏季箱網養殖時造成內灣的氨上升及溶氧下降,使得魚類抵抗力降低而罹病死亡。

()粉狀飼料

文章標籤

aquacultur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水產育成飼料之使用

        人工飼料是集約式養殖不可或缺的,而正確的餵養能使飼料更有效地被利用,不但能避免飼料的浪費,且能減少殘餌污染水質。養殖系統的管理常受到環境因素、技術因素、及經濟因素的限制,因此、飼料的選擇、投餌方式、投餵量、及投餵次數等的配合,對於整個養殖的成功與否具有重大影響。若不瞭解水產生物攝餌習性的基礎知識,就無法合理地經營養殖事業,水中生物的攝餌行為及對餌料的嗜好性非常複雜,各種內在因子和外在因素相互關連著。本節主要探討飼料的投餵管理及貯存。

(一)飽食量

        生物一次滿腹的攝餌量稱為飽食量,各種水產生物由攝食到滿腹的時間因種類及體型大小而不盡相同;以蝦為例,約為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一般而言,飽食量是隨著體重的增加而成直線性上昇。攝餌習性對飽食量的影響頗大,如斑節蝦為夜行性,其夜間攝餌量較白天為大;而石斑魚對沈於池底的飼料不喜撿食,但黑鯛卻又屬於沈底攝餌。另外,養殖物對飼料的習慣與否、健康狀態與飼料的投餵方法及投餵次數等,都能使養殖生物的攝餌活動及攝餌量發生變化。

(二)環境因素

文章標籤

aquacultur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