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洋牧場的定義         作者 陳一鳴 任教於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


「牧場」的定義是為了放牧家畜而設置的土地,「海洋牧場」顧名思義該「土地」指的是海洋,在海洋中不可能放牧家畜,故放牧之對象應該是海洋中的生物,一般來說是指魚、蝦、貝類等生物。
陸上的牧場可分兩類,一類是在有限的土地上設置柵欄或圍欄,將家畜圍在圍欄內,雖家畜有活動空間,但飼養之數量過多或季節改變時,牧場內的牧草會不足,而須靠外來之牧草或飼料來養家畜。這種牧場演變至今日幾乎將牧場範圍設定為家畜活動的最低限度,也就是將取得牧場的土地,儘可能用以飼育家畜。另一類,則是在地大人稀之處,例如大陸的新疆、青海等地有高原、有平地,放牧者隨著季節變遷而驅逐家畜至草原區,放牧者即所謂的遊牧民族。他們放牧家畜並非如第一類有固定的土地,而是視土地牧草多寡決定停留時間。
海洋牧場較類似陸上第二類牧場,而第一類陸上牧場則與水產養殖較類似。海洋牧場雖較類似遊牧民族的牧場,面積較廣大,但放牧的方式還是有很大的出入。因為人不生活在水中,而且海洋可利用的是三度空間,即不只用到海洋的表面而還包括深度。我們把魚蝦放入海中,又沒有圍欄將其圍住,若想要控制牠們的行蹤那是太困難。海洋牧場是目前正在發展中的學問且還未定型,要做一個明確的定義實在很困難。目前可暫定為海洋牧場是以人為放流大量的魚、蝦、貝類等種苗,並改善海域的環境,以利其在大自然下成長,增加自然界的資源量;同時做適當且合理的漁獲,以確保資源量的持續,最終目的是要解決糧食問題。
海洋牧場與栽培漁業、養殖業的關係
要發展海洋牧場則必須由栽培漁業作主力,而發展栽培漁業則又需要養殖漁業作後盾,所以我們必須先由養殖漁業談起。養殖漁業也稱為「水產養殖」,簡稱為「養殖」。它是指在一定的面積範圍中,以人為積極的管理方式,育成水中的生物而達到賺錢的目的。「育成水中生物」則視其目的不同而使用的手段也不同,例如種苗繁殖者育成之目的為種苗活下來的愈多則愈有利,即存活率愈高愈佳,可謂存活率為首要;而養成者即將水中生物養到可供食用,不但期望存活率高,更希望成長得快。
台南縣一帶虱目魚養殖歷史至少也有三百年以上,而飼養金魚、鯉之歷史則更為久遠。但我國水產養殖真正發達起來是在近二、三十年之事。這是託科技發展之福,更由於水產界前輩專家們的努力,完成了多種魚、蝦、貝類的種苗繁殖,打開了水產養殖上的第一關卡,不再受天然種苗來源影響而限制了養殖數量上的發展。此外,飼料及營養上的研究,開發出低價且品質安定的人工飼料,可說打開了養殖上另一關卡。
因利益所趨,造成投入經營養殖行業的人在近十多年來暴增。但跟隨著經濟發展,國人追求的不只是溫飽,已開始講究口福,而養殖業也為了滿足人們的口欲,使水產養殖已不在是為了生產更多的蛋白質而養殖,變成為了追求更多利益而在養殖。但養殖業畢竟受到土地的限制,不可能無限制擴張。
鄰近的漁業大國日本也遇到相似情形。日本過去沿岸的漁業曾有減產的現象,故發起以養殖技術來增加沿岸漁業資源,而於1963年成立「瀨戶內海栽培漁業協會」,並在全國設立了十多處國立栽培漁業中心。經過十多年中央、地方政府及民間的互動之下,於1979年由瀨戶內海栽培漁業協會擴展成全國性的機構,改名為「日本栽培漁業協會」。該會松岡玳良會長定義的栽培漁業是,利用魚介類具有「多產」特性,在初期耗減最嚴重的時期,藉人為飼育的方式,渡過此難關,養至一定大小時再放流到自然界,以海洋或河川豐富的生產力,使其成長,再捕撈。這種管理方式稱為栽培漁業
我國的栽培漁業則有人定義為:運用現代化的水產養殖科技及海洋工程科技,改進或營建漁場環境,配合大量種苗放流提高生產力及資源包容能力,使日漸枯竭的沿近海漁業資源得以恢復,達到「以海為田」的理想。從該定義上來看,似乎海洋牧場已包括在栽培漁業中。
我國栽培漁業發展協會是將海洋牧場的工作做為其設立的宗旨。該協會是1991年成立的,反觀日本的栽培漁業已經發展了快三十年,成立了十多個國立栽培漁業中心(縣立的還有很多處)。發展至今這些中心幾乎都只做種苗繁殖及放流工作,漁場環境的造成及管理,海洋牧場之調查、規畫、設計及管理等,均是配合其他相關單位來執行。以日本的現況來說,栽培漁業可謂海洋牧場之先驅工作。但海洋牧場是正在發展中之一門學問,所以若將海洋牧場納入栽培漁業中也未嘗不可。
我國目前正準備在台灣北部、澎湖及台灣南部成立三個栽培漁業生產中心,主要的目的是繁殖種苗,以養殖上繁殖種苗的技術來執行,因養殖漁業可作為栽培漁業的後盾之故。日本栽培漁業中心可繁殖的種苗,包括淡水及海水的魚、蝦、蟹、貝、藻類共有七十多種。我國的養殖業之技術已相當發達,將來可繁殖種苗的種類數也不會少。
海洋牧場的發展方式
海洋牧場必須由栽培漁業開始發展,栽培漁業繁殖出大量的種苗,飼育至一定大小,即將種苗養到對環境有較大抵抗力時,才放流。目前放流做得最成功的首推鱒魚及鮭魚,乃因該種魚均在河川中產卵,孵出的小魚成長到一定大小後就會游到大海中,待成熟時又會游回出生地母川中產卵。因為有此習性,故在河川中大量放流該等魚類,使其游至大海中成長,等到這些魚成熟後游回母川產卵時,在該河口前的海域中即可大量捕獲。
鱒、鮭均屬冷水性魚類,在台灣的高山溪流中雖然也有櫻花鉤吻鮭,但已演變成陸封性且受水溫限制,無法做為大量生產的魚種。另一類放流較成功的魚種則是香魚,香魚也有在河川中產卵,游至海中成長的習性,但也有一部分則已演變為陸封性,即在河川上游產卵,在河川中、下游或湖泊中成長。目前在台灣地區北勢溪約在十年前已有放流香魚成功的實例,餘下之問題則是如何改善其棲息環境,使其繁衍下去且數量能繼續增加。河川與大海的面積實在相差太多了,故發展「牧場」就沒有必要考慮河川。
在海中放流,日本成功的例子有:日月貝(帆立貝)、鮑魚、斑節蝦及嘉鱲魚。前二者均為貝類,移動範圍較小,很容易證明其放流效果,此外牠們均有硬的外殼,隨著時間成長殼會長大,所以可利用殼子做為放流生物的指標。例如鮑魚在人為繁殖、飼育的過程中,因為餵食飼料與天然有差異使黑鮑之殼呈綠色,放流後成長的殼呈暗褐色;自然孵出的黑鮑則無綠色的幼殼,故撈捕時很容易判別出是否為放流黑鮑;後二者為蝦及魚類,較難直接證明放流效果,但從放流後漁獲量增加,不放流則有減少的現象來看,應可肯定該放流是有效的。
我國最近這些年來也有做海洋生物放流,而放流的對象則非幼苗,而是放流已經接近成熟的鰻魚及草蝦,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牠們能在大海中產卵,增加資源量。是否有效呢?我們並不知道。但有一點很重要,假如我們不放流,希望幼苗數量會增加似乎不可能。若我們做了放流,幼苗增加的機率則為50%。我們放流數量並不很多,每次只有數千尾。另外也有拋磚引玉作用,希望國人都來重視海洋,它並非只屬於我們研究人員或漁民的,而是屬於全人類的,大家均要為保育環境來努力。
放流有兩種:一種是該地區原有某種水產生物,但該種生物絕種了,造成絕種之因可能是因撈捕過度形成的,或是從前環境的污染造成的,所以為了恢復其資源而實施放流;另一種則是該地區原本並沒有該種生物,而由其他的地方引進放流。後者在放流前應對該地區之生態環境了解清楚,而且需將放流生物對該地生態的影響做很嚴謹的評估。此乃因若該放流生物無法適應環境而淘汰了,不致對該地生態產生很大影響。若該生物很能適應環境,大量繁殖變成該地優勢種,破壞該地原有的生態系,則可能是禍而不是福。若想去除牠而恢復原有生態系,則可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在放流前必須非常小心。例如我國曾引進福壽螺,造成稻田中到處都是福壽螺,而危害稻米生長。雖然福壽螺當初並沒有要做放流,尚且影響到生態系平衡,何況做放流的生物能不審慎考慮、評估?
栽培漁業主要是利用養殖漁業的種苗繁殖方法,大量培育種苗後,再放流,若不管理或改善棲息環境,其資源量並不一定會增加。所以要達到海洋牧場的目的,必須管理、改善環境。目前日本實行的方法有音響馴育、黑潮牧場、浮漁礁等。
音響馴育
「音響馴育」,主要是日本九州大分縣管理嘉鱲魚所用的方法。採行這方法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嘉鱲魚游動能力很強,若不控制,放流後的魚不知道會游到那裡去;另一則是貿然大量放流種苗,必須考慮環境是否有收容力,也就是該地是否有足夠食物供給嘉鱲魚,不然幼魚也無法活下來。嘉鱲魚由卵孵出後須在陸上的養魚地中飼育2個月,當體長達2cm後,移至大海箱網中繼續飼養4個月,體長達10cm後才能放流。移至大海箱網中飼育時,即在投餌之際同時使用水中擴音器播放聲音,放流後再使用自動給餌機配合馴育時的聲音。
結果由一般放流後再捕獲率的35%,提升為1015%。證實此種音響馴育對嘉鱲魚是較佳的管理法,可形成一個理想的海洋牧場。此外該自動給餌機上還可加裝一些海域環境監測儀器,可收集海況、漁場環境等資料,以利更加有效的管理魚群。當然使用音響馴育時,不同的魚種會喜歡不同的聲音頻率及音壓,需要在實驗室內測試求證。不過魚都喜歡單純的聲音,並不需要任何韻律。
黑潮牧場
「黑潮牧場」構想來自於日本四國高知縣的太平洋側有黑潮流經,而使近海域水溫、鹽分、流速均較沿岸沿域高出很多。可利用此天然的屏障當做海洋牧場的柵欄,而由沿岸至黑潮流軸為止的區域即稱為黑潮牧場。該區域自沿岸起至水深30公尺止,主要放流的生物為:底棲性貝類及甲殼類,有鮑魚、九孔、文蛤、龍蝦等。至水深200公尺處則以小型洄游的嘉鱲魚、花身為對象;並堆放人工魚礁,造成、青魽等的飼養型漁場。而在向外延伸至黑潮邊緣,設置鰹、鮪、鬼頭刀等大型洄游性魚族為對象的多機能型大型浮魚礁。這構想以公元2000年為完成目標,目前還在做小規模試測。
浮魚礁
「浮魚礁」1982年時已在日本沖繩縣(琉球)近海設置表層浮魚礁,設置水深為6001500公尺,離岸520浬的海域,原本該海域是鮪魚延繩釣及鰹竿釣的漁場。這些魚類喜歡棲息在海藻團陰影下,若有大型的油輪、貨輪航行很慢或靜止不動時,也常會有魚群棲息在輪船陰影處。所以利用此特性建造浮魚礁來集魚,達成海洋牧場的效應。使用浮魚礁集魚目前遇到的問題是,常因風浪大使浮魚礁流失,不但增加成本,且流失的浮魚礁也會對航運船舶造成威脅。
以上所提的方法尚在實驗階段。各地海洋牧場之生態各有不同,採因地制宜之綜合性開發較為可行。總之,發展海洋牧場的步驟不外漁場造成、種苗放流及資源管理等。
海洋牧場對我國漁業的影響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600餘公里,西海岸面向台灣海峽,地處中國大陸礁層的外緣,為水深200公尺以下的陸棚,春夏季有北向的黑潮支流,秋冬則有南向的沿岸流。東海岸面向西太平洋,屬坡度陡峭的大陸斜坡,有黑潮主流經過。
1990
年我國漁業總生產量為1,455,495公噸,其中以漁業類別來區分,首位是遠洋漁業,占總生產量的52.7,其次是內陸養殖漁業占21.1,第三位為近海漁業占20.1,第四位為沿岸漁業占3.3。若非沿岸及近海資源枯竭,我們漁民為何捨近求遠,而不在近海沿岸捕魚呢?由台灣光復後的漁獲資料來看,沿岸漁業生產量並未有太大的變動,而近海漁業生產量也是每年均在增加,只是增加的幅度近年來比不上遠洋漁業及內陸養殖漁業。由此可知近沿海資源缺乏是自然形成的。
此外,養殖漁業因受到土地的限制,而無法擴張。遠洋漁業則據估計全球約90%以上之漁獲物,是來自各臨海國家兩百浬經濟海域內的大陸棚地區,如此經濟海域的設限對國際間固有的海洋秩序造成相當大的衝擊;而污染問題加劇以及可開採資源量的日減等,更促使世界海洋漁業未來發展動向更趨複雜。面對此一趨勢,台灣首先應確保主權海域內的漁業資源,提高近沿海水域的生產能力。
我國因養殖漁業已很發達,種苗繁殖技術的基礎很好,所以成立栽培漁業中心大量生產種苗應不成問題。但只顧放流而不管理,是否能達到資源量之增加,還有待商榷。故必須製造漁場環境,使放流生物能在該處棲息。我們可借重音響馴育、人工魚礁,甚至可考慮利用東海岸黑潮製造湧升流,或利用光學纖維將陽光導入海底等,加強海洋基礎生產力,造成水產生物良好的棲息環境。
此外,在無法全面大規模推動海洋牧場時,也可比照日本目前所發展的「先驅牧場」(pilot farm)計畫。該計畫在日本熊本縣及愛媛縣海域分別在水深4060公尺處,設立自動給餌平台式的箱網養殖。尤其愛媛縣設立處是位於颱風而聞名的豊後水道入口附近,其設計能抗風浪,可供我國參考。自動給餌台是依北海採掘海洋石油的平台結構所設計,而中國石油公司早已進行海洋油氣探勘,我們已有建設平台的經驗了。
該平台除了設有用水壓將乾燥粒狀飼料送至箱網的「自動給餌」裝備外,還有水溫、潮流、波浪等海象環境紀錄器,箱網內魚群行動的錄影監視裝備。這些資料的收集研究,有助於大規模海洋牧場的推動,最後則可增加沿岸、近海之漁業資源,使我國近沿海漁業由完全獵捕性經營型態,轉變為資源管理型;即以高度管理型漁業來合理利用漁業資源。並因漁業資源增加,進一步可提供全國民眾休閒活動,而發展「休閒漁業」。
海洋牧場與海洋生態保育
海洋牧場的工作,主要是希望能增加漁業資源,不能只靠放流,更需要管理。管理又可分兩方面,一是管理放流的生物,即是改善環境、漁場造成等手段,使放流生物能在該海域棲息、繁殖;另一管理對象是人,該管理較前者更為重要,即是要人們有保育觀念,我們取自於海洋,但不能破壞它,絕對禁止炸魚、毒魚或破壞生物棲息環境,拋棄污染物等行為。故推動海洋牧場也可帶動沿岸生態保育。
此外,「休閒漁業」更能發揮生態保育功能。但首需在觀念上有所釐清,即係為了發展漁業而推廣與其有關的休閒事業,並非為了休閒才引導漁業的發展。亦即應以漁業為基礎來提升休閒的品質,而不是為了休閒的目的,才將漁業轉變為符合休閒活動的特質。故經由休閒漁業的發展,提供社會大眾下列四項服務:
一、在生活體驗上能實際接觸漁村生活,認識水產動植物的生長情形,品嘗新鮮水產品,享受開闊寧靜的鄉野情趣。
二、在視覺景觀上能觀賞自然美景。
三、在教學研究上經由實地體認,使民眾了解氣候、水文、地理、環保、水產生物的生理與生態等。
四、在提升生活品質上經由休閒活動,提高大眾對於休閒生活真諦的認知。
目前休閒漁業的型態與規模,只能算是與魚類有關的休閒活動,尚不足以稱之為休閒漁業。真正的休閒漁業應該完全是由漁民來經營,發展重點為:一、以漁民的利益為依歸,對於提升漁村環境有所幫助;二、具有社會教育的功能,藉發展休閒漁業的機會,教育民眾認識漁業,進而喚醒全民對沿岸生態及資源的保育意識。
陳一鳴任教於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quaculture123 的頭像
    aquaculture123

    水產養殖技術的部落格

    aquaculture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